干部当多些“向下思维”
燕文堂
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基层调研时、重要讲话中强调,“对老百姓的事情,时时放心不下”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”。做好做实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“向下思维”,坚持脚步向下走,眼睛向下看,服务向下沉,真正将群众烦心事抓在手上,解决到位,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。
脚步向下走,从“声边”到“身边”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,也是我们取得革命、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。当前,少数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,宁愿与群众键对键、屏对屏,不愿面对面、心贴心,干群关系不够紧密。要主动迈开步子,俯下身问问教育、医疗等民生各项政策落实情况、效果如何,仔细倾听群众意见建议,找准政策与需求结合点,避免“拍脑袋决策”。要养成“向下走”的行为习惯,像走亲戚一样到田间地头、生产一线跟群众学经验讨方法,在走街串巷中厚植为民情怀。
眼睛向下看,将“片面”换“全面”。“向下”过程大有讲究,是否能达到目的、收获成效,深度和广度都至关重要。要区分不同情况、讲究方式方法,特别是贴近群众深入调研,不能把眼光只聚焦到明星村、样板村,更要看到“知名度”不高,甚至是问题村、落后村。眼睛向下需掌握全情全貌,防止以偏概全,产生“视觉偏差”。要瞄准问题、抓住细节,看“台前”更观“幕后”,全面分析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主客观因素,善于从群众牢骚之语、难言之隐中抽丝剥茧,从巷砖屋瓦、炉灶锅台中掌握实情,从而开出务实管用的“祛病良方”。
服务向下沉,让“找到”变“送到”。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,既要做好“送上门”的群众工作,更要做好“送到家”的精准服务。要整合各类资源力量,用好机关党员“双报到”、驻村第一书记等多方力量,建立群众需求清单,通过“民生服务大集”“民生服务超市”等形式,推动暖心服务进村入户。持续加大资金保障,打造“数字乡村”智慧平台,聚合辖区周边商超餐饮、邮政快递等生活服务资源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服务不能“一沉了事”,要完善群众评价反馈机制,将党员干部服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,对群众口碑好、实绩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,营造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浓厚氛围。